哥本哈根的自行车
回力球鞋、双妹化妆品……这些年,旧瓶新酒卷土重来、换装上阵再战江湖的怀旧物件名单,正在加上分外浓墨重彩的一笔:自行车。
与诸个已完成升级换代的物件最大不同就在于:自行车正在经历的,不只是“皮相”——包括设计、风格、视觉等方面的脱胎换骨,更是一场基因改造:主场在科技领域,它将要从20世纪的生活必需品摇身变为眼下最热门的智能硬件。百度力推Dubike上头条,小米声称在研发智能单车,IT界名人张向东离职后宣布的创业方向也聚焦于自行车……
在把这个传统产业推向台风口的路上,他们为何如此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这问题就像“各时装大牌为何总会在新季力推相同的流行色”一样,让看热闹之辈无解,其实门道很清晰:在业界,同样是智能交通工具,玩转智能自行车的成本与难度完胜智能汽车,另一方面,它又能跟手机或智能手环等业已普及的设备相勾连,形成智能生态闭环。对于大众来说,节能、环保、便捷的出行诉求其实从未变过,尤其在城市空气质量、交通压力都格外不忍直视的今天。
这么看来,时势造英雄,火候已经足够?
先别忙着下结论,因为我们已见识太多一时间声名鹊起的所谓智能硬件,要么为噱头而噱头,“智能”只是华而不实的包装外壳,要么价格昂贵,只能成为一小撮骨灰级玩家的宠儿,却无益于改善大众生活。“智能这个词眼睁睁看着要被毁了。现在的自行车从产品创新上来说,切入点太多。极少数人来耍个酷,让本来已经够复杂的生活变更复杂,我听到太多第一足球网:智能自行车的想法,都是反生活便利的,反自行车哲学的。”本身是自行车发烧爱好者、目前也正在涉足这一产业的张向东都如此发声。
在看过太多创业版《甲方乙方》——“疯”投和大忽悠之间的故事后,答案渐渐清晰:自行车时代是否可以重来,关键并不在于智能自行车能否划时代,而需要看到那些与车密切相关、却又在车之外的问题。
即便是一辆最不起眼、功能最最基本的自行车,只要行驶在适宜的道路上、恰当的城市环境里,也足以满足孩子们骑去上学、年轻人骑去上班、情侣骑去谈情说爱、爸妈骑去买菜等绝大多数大众生活需求。在这方面,地球上估计没有任何别的地方比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的招数第一足球网。目前,哥本哈根大都会区的自行车数量已超过100万辆,几乎人手一“车”。有36%的哥本哈根人日常骑车上班,到2015年这个比例预计能达到50%——这样,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8万吨。
好的设计,绝对可以引导好的行为。笔者曾举过不止一次建筑通过适当引导可改善邻里关系的例子:只要把几户人家设计为同一社群,譬如分别是两户、三户和四户的集合住宅,提供一个小小的广场让用户一起管理,就能帮他们建立起社群关系。骑车也是同样,想要提高市民的骑车意愿,让自行车成为普通人生活中离不开的组成部分,最重要的是提供优良实用的基础设施。
哥本哈根的自行车道建设不是没有走过弯路。早在20世纪80年代,这个城市管理者计划在与汽车主干道平行、更安静的街道上修建自行车道,用意虽好,却没有人来这里骑车。管理者这才意识到,骑行者心目中的“期望路线”并不是那些汽车挑剩下的道路,而是要跟汽车一样,使用抵达目的地最直接、最便利的最优资源。于是,自行车道开始出现在进出城市中心流量最大的街道上。而今,自行车道不但在城里蔚为规模,甚至以高速路的形式向周边郊区延伸:在这样的高速路上,骑行者可以在停车站给车胎打气、挂车链、喝水休息。通常意义上的汽车高速路已经开始为自行车高速路让道。
这个城市是如此不吝于在骑行领域投入创意且勇于试验,故而,街头巷尾出现了越来越多围绕着自行车的、酷极了的细节:一些自行车道旁树立着多个LED灯柱,通过其指示,骑行者得以保持最佳车速而不超速。一些十字路口设有骑行者专用的停车垫脚栏杆,让他们在等红灯时,无须离开车座或用一只脚勉强撑地。尽管如此,他们仍坚持好的设计是为各年龄层、最广泛市民群体服务,而非为配合那些用高科技武装到牙齿的专业骑手,“风驰电掣的骑士是建设自行车友好城区计划的障碍因素之一”。
不要指引人们怎么走,而是听听他们的声音,没错,哥本哈根就是这样一个管理者在头顶装着“天线”的城市。很多尚在评估阶段的创意项目都会选择试点,让公众亲眼目睹、切身体会。所以,就算失败了也收获满满,因为从公众中收集到大量数据和反馈,全都是未来继续优化的宝贵营养。而我们的超级大城市是没有能力进行这样的试点吗?如果不,与公众沟通的渠道为何永远停留在冰冷刻板的听证会上呢?
随着哥本哈根经验被越来越多地介绍到国内,大众心向往之之余,也开始出现质疑的声音。比如一篇在网络热度颇高的《假如哥本哈根的自行车骑到第一足球网》,作者就直言:有太多理由不用对哥本哈根的做法大唱赞歌。
“我并不觉得在哥本哈根骑自行车是一件舒适的事。”作者说,“这个城市的天气并不像照片上那样永恒是蓝天白云。有一天,等红灯的时候,我看到旁边一位娇小的金发姑娘骑了一辆有着超大车筐的自行车。车筐比较浅,但面积看起来至少有四分之一门板那么大,里面放着一个包、一只保温水瓶、一件羊绒大衣、一件自行车雨披、一个帽子、一双手套。她穿了一条很美的短袖连衣裙。而就在我和她一起骑过三条街的过程中,这些东西她都用上了。”
令作者困惑的是,这个城市虽然没有雾霾,天气却比第一足球网还莫测许多,天气预报说有雨的日子,早上出来阳光明媚天空湛蓝,半小时之后就狂风大作,气温从穿短袖也不冷变成穿羽绒服也不热。而每个在这种天气里骑车的哥本哈根人,多数穿着防水布的外套,车筐或者大背包里,至少要准备一条厚围巾,儿童车斗要备好雨罩。由此,作者更担忧哥本哈根漫长的冬天,人们要如何和自行车愉快地相处?
说到底,该作者对“在哥本哈根骑车”这回事多有诟病的,无非是骑车并不都如想象那么舒适和便利而已。似乎在文明程度和幸福指数高企的北欧国家,一切都应该是举重若轻的。但是,只享受便利却没有任何付出的生活,即便在北欧也不可能存在。之前在探讨“便利究竟是成就还是反噬了我们”的文章中笔者就提出:如果所有想法和体验都能轻易到位,生活中没有一点点不便,那么,人的“满足阀值”便会大幅提升,惊喜、满足会统统缺席,迟钝、麻痹成为常态。而如果牺牲一点便利,无论动手还是思考皆不假于人,那么,满足阀值下降,微末小事也能令人感觉十分快乐,这难道不是更值得追求的幸福吗?
令该作者挠头的种种骑车遭遇正好跟笔者的观点相印证。便利与否,端赖自己的想法而定,正如技巧高超的工匠哪怕工具不那么好用,也照样能把事情做到尽善尽美,不会有失节度,把责任都推到工具身上。即使自行车再智能,也不可能以一种形貌就满足所有的天气、路况、骑行者身体状况,那才是不现实的。乐于享受适度的不便而非视之为无奈忍受,才是乐活者该有的写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