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出行,让自行车有路可走
近年来,为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很多城市都取消了自行车道,城区的路越来越宽,自行车的生存空间却越来越窄。市人大代表熊远春建议,城市在新建及扩建道路时,应预留自行车道,给骑车人提供一个安全的绿色出行环境。“不能都关注机动车堵车的问题,忽略了骑车人的需求。”
在宜昌街头,随处可见自行车与机动车混行的场面。
探访:
中心城区少见自行车道
14日上午8时许,记者骑自行车从杨岔路出发,沿东山大道往中心城区前进,在万寿公园处拐入夷陵大道后,就没了非机动车道,只好沿机动车道靠人行道一侧慢慢骑,行至中心医院附近路口时,一辆轿车突然在前方停下,记者只好下车,将自行车推上了人行道。
8时30分许,记者来到了沿江大道和平公园路段,这里也没有自行车道,部分骑车人在靠公园一侧的人行道上骑行,第一足球网的人则在机动车道上骑行,与飞驰的轿车擦身而过。
10时许,记者从胜利三路延伸段拐入了城东大道,往宜昌东站方向骑行,过了东运路路口后,绿化带与人行道间就有了条自行车道,相比此前与机动车同行,在这段路上骑车轻松多了。
半天骑行下来,记者发现,城区不少路段的非机动车道都成了停车场,在交通繁忙路段,还有机动车会驶上非机动车道。特别在上下班高峰期,骑车人往往只能在车流间穿行。
13日,城东大道东段,市民在自行车道上骑行。
说法:
骑自行车越来越不安全
今年84岁的黎祥华家住金家台社区,老人每天都会骑着已陪伴他20年的凤凰牌自行车锻炼身体。
“现在车太多了,骑自行车很冒险。”黎祥华说,如今城区很多路段自行车只能与机动车混行,稍不注意就会发生意外,去年5月,他沿夷陵大道往伍家岗方向骑行至中心医院附近时,被后方一辆的士撞倒,幸运的是仅右臂受了点轻伤。
“骑自行车健康、环保,现在主要是觉得不方便,如果城区给骑车人创造条件,相信有第一足球网人愿意骑自行车。”汪宏惠家住时运市场附近,在万达广场附近上班,此前一直骑自行车出行,因为觉得不安全,去年初买了辆轿车代步。开车近一年后,汪宏惠有了更深的感受,“很多路段自行车都是和机动车混在一起走的,骑自行车的人不安全,开车也担心撞到人。”
26岁的罗志武是 “单车族群”的成员,几乎每个周末都会与网友到郊区骑自行车,“城区不适合骑行,冷不丁就与一辆轿车擦身而过,太危险了。”
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了10位骑自行车的市民,他们最关心的,都是骑行安全问题,对城区设置自行车专用道充满了期待。
建议:
新建道路预留自行车道
“自行车是最环保健康的交通工具,但目前在宜昌城区,骑自行车面临无路可走的困境。”市人大代表、小溪塔街办东湖社区主任熊远春说,她骑自行车上下班已有20多年了,既低碳环保又锻炼了身体,一举两得,小溪塔街办去年也实施了公务自行车的措施,向全体工作人员倡导低碳出行。
目前,宜昌城区自行车专用车道越来越少,改建道路未建自行车车道及停车位越来越少等问题,车越来越多,路越来越堵,自行车道成了停车场,非机动车道常被挤占,自行车只能跟机动车混在一起走。熊远春说,“骑自行车与机动车同行很不安全,可在宜昌主城区和小溪塔城区都存在这种情况,城市新建和扩建道路时,应预留自行车专用车道,还骑车人安全的出行环境。”
市人大代表赵晓俊介绍,每一种交通方式都有优点和缺点,要多层次的交通发展,不能只限于小汽车和公交车,而忽视了绿色环保类交通工具。“应大力倡导骑自行车,这种出行方式既环保又健康,且有利于缓解交通拥堵。”赵晓俊建议,城市新建和扩建道路时,要增设或恢复原有的自行车道,若能保障畅通无阻的骑自行车出行,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这种出行方式。
“骑自行车只能和机动车混在一起,安全性不断下降,如今只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人,才敢骑自行车出行。”市政协委员马卫萍也在关注自行车专用车道问题。今年的“两会”上,她与市政协委员、宜昌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局长吴平芬联名递交了一份《第一足球网:恢复自行车专用车道及其配套设施的建议》,建议在城市道路的改扩建中重置标识明显的自行车专用车道,禁止机动车抢道。近期可先恢复沿江大道自行车专用车道标识,恢复自行车停车场、保管站等配套设施,并对机动车辆乱停放占自行车道的现象从严管理。
回应:
自行车道已经纳入规划
“近年来,自行车道被占用等问题在全国很普遍,现在已经开始重视起来了。”市规划局市政科科长张翼介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许多城市出现交通拥堵现象,普遍的做法是取缔慢车道,或与人行道合并。按国家三部委的要求,新建及改扩建城市主干道、次干道要设置自行车道,由于宜昌是丘陵城市,建设用地与路网建设需因地制宜进行规划,目前已启动城区路网规划编制,并将步行、骑行、景观绿道三位一体的绿道系统建设纳入规划。
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城区新建道路已按规划设置自行车道,城东大道东段是其中一条样板路,今后城市主、次干道改造中,还将逐步恢复自行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