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足球网

图片
自行车文化

Bicycle culture 自行车文化

首页 > 自行车文化 > 新闻浏览

昆明公共自行车遭遇冰火两重天

来源:昆明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4-01-27 09:54

按照《昆明市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城市试点实施方案》,由昆明市交通运输局牵头,将通过天然气车辆推广工程、绿色立体停车场工程、公共自行车推广工程等9个项目推进昆明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2012年1月19日,公共自行车首次亮相弥勒寺公园,至今已两年。随后,滇池度假区和呈贡也分别试点公共自行车服务。记者日前调查发现,除了滇池度假区的公共自行车出行系统还在运营之外,呈贡和位于弥勒寺的试点都成了摆设。

对此,建设方昆明市城市资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施苏丽表示,由于规划、审批等原因,加上用电的问题,公共自行车推广遇到了“瓶颈”。

弥勒寺公园:公共自行车不见踪影

时间:1月23日12时30分

记者在弥勒寺公园周边转了一圈,在西昌路与西坝路交叉口位置发现了一个公共自行车服务点,这个于2012年1月设立的服务点是昆明首批公共自行车服务点试点。但早在2012年媒体的报道中,此处的公共自行车已经“失踪”了。如今,摆放自行车的停车位已经快被半人高的绿化植物遮掩,电子刷卡终端也黑屏许久。

家住西坝路某单位宿舍的赵先生每天都要到弥勒寺公园锻炼,公园及周边的一草一木他都很熟悉。“2012年时这个租车点的自行车就被人收走了,风吹雨淋,原本崭新的车都生锈了。”赵先生说。

“弥勒寺这个服务点的设置第一足球网是起到示范作用,告诉公众未来的公共自行车出行系统是怎样运行的。”施苏丽说,后来由于城区内的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点并未建起来,无法与弥勒寺公共自行车服务点形成网络,这个示范点第一足球网地变成了一种“展示”。

呈贡:能看不能骑 成露天摆设

时间:1月22日10时

2013年2月,昆明市城市资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称,计划在行政中心、大学城等范围内选出30余个公共自行车租赁点。但如今,该公司在呈贡设置的公共自行车服务点只有4个,分别是和谐路和春融街交叉口、行政中心11号楼东北角以及百大新都会等,设有近90辆自行车。

这块新的“试验田”运营情况又如何?记者日前走访了这几个服务点,询问附近商户、居民后得知,这些公共自行车并未投入使用,市民是看得见骑不着。

在和谐路和春融街交叉口的自行车服务点,供管理人员办公的亭子门窗紧闭,卷帘门外是一台刷卡机,没有通电无法使用;车棚里停放着17张橘红色山地车,另外3个车位空着,自行车上落了灰,轮胎已经瘪了,部分零件有些生锈。“车子停在这里一年多了,一直都没有人管。”附近一名环卫工人说。随后,记者前往距离该服务点300米左右的行政中心11号楼服务点,这里的情况也差不多:24张自行车落满灰尘。距这两个点3公里左右的百大新都会,自行车也逃脱不了相同命运,原本应该有32张公共自行车的服务点如今只有29辆车。

“租车点刚建成时我们都试骑了,很好骑的车子,上坡也不费力,希望能早点开始使用,在呈贡出行就方便多了。”呈贡某公司职员小徐说。昆明理工大学生小杨也表达了同样的期望:“学校这边出租车、公交车少,出行不方便,听说呈贡要试点建立公共自行车网点,同学们都很高兴,但直到现在我们也没能骑上公共自行车。”

海埂大坝:打造“微循环”成功范本

时间:1月23日14时

2012年3月,滇池度假区推出公共自行车出行系统,市民凭身份证办理公共自行车诚信卡后,可凭卡借用公共自行车绿色出行。这套出行系统分别于度假区管委会和海埂大坝南、北两头设立了3个便民服务点,3个点共设有40辆公共自行车的自动锁车桩,另有10辆公共自行车用于维修车的备用。市民只需像刷公交卡一样在服务点上轻轻一刷公共自行车取用卡,就能轻松将车推出停车桩位,实现借车;再一刷,将车推回桩位,就能还车。

“夏天的时候生意特别好,我早上8点多来开门营业的时候,这14辆自行车几乎就被借完了。”在海埂大堤北公共自行车服务点旁开小卖部的耿先生说。

记者近日来到海埂大坝的这个服务点时,停车位上已经被借走6辆公共自行车。耿先生说:“大部分来借车的都是游客,要么顺着大坝骑个来回,或是在附近小巷中兜兜风,或者绕到管委会去还车,还有人办长期卡呢。”记者注意到,这3个服务点的分布呈一个三角形环线,彼此相隔一公里左右,每个点附近都有一个报刊亭提供租车卡办理服务,租车者只需提供身份证、300元押金、20元办卡工本费和30元超时预扣费就能骑上公共自行车。

探析

电力不畅挡住前行步伐

“我们当然也想赶快在呈贡尽量多地布点布局,先把呈贡的公共自行车出行网络建起来,但很多事情我们并不掌握主动权。”施苏丽说,服务点的布局、设置要通过规划、交运、城管等部门的审批,且目前遇到的最大问题是用电。她说,每个服务点要保证24小时都能让市民刷卡取车,还要保障相应的照明,所以必须要有电,“得向供电局申请配备电站、埋线等,如果动到路面可能还要找规划局,非常繁杂,每个服务点的配电花费在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每个服务点都这么做,我们肯定承受不了。”

事实上,滇池度假区公共自行车出行系统一开始也遇到用电难题。2012年3月,该区公共自行车“试水”一天后就“失踪”了,相关负责人称,是因为电力系统未开通,无法保障公共自行车的租借。近日,记者致电滇池度假区公共自行车管理处,其负责人介绍,后来是由度假区出资解决的电力系统问题。而对于施苏丽所在的昆明市城市资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来说,如果他们真的要解决“在昆明建设1500个以上的自行车租赁网点”所需的电力问题,所花费的人力、物力可能是让昆明公共自行车出行系统“卡脖子”的一个难题。

摘编:admin888;   摘编日期:2014年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