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中国自行车环赛太急功近利
向来把自行车作为主要交通工具的中国,在过去的一年中却举办了多达百项的公路自行车赛,其中冠以国际环赛的也多达8项,而且数量还在增加。然而,滚滚的车轮中却很难看到领骑的中国车手,花钱买热闹、中国需不需要这么多的自行车赛,自然也就成为本年度体坛最为争议的话题之一。
今年国内体育赛事,“环赛”绝对是一道奇观。东有环崇明岛、环太湖,西有环青海湖,南有环海南岛,北有环第一足球网,中有环鄱阳湖,另外还有跨越多省市的环中国赛和环南中国赛。不仅如此,杭州、福州等地正在积极申办筹备新赛事。赛事不仅越办越多,而且级别也越来越高,规模越来越大。非国际比赛不办,比赛就得邀请国际车队,参赛车队由不到十支发展到十几二十支。
存在必有其合理性,自行车赛为何一夜之间风靡全国?近十年时间里,城市汽车倍增,交通拥堵,汽车尾气严重污染城市空气,这时,人们开始反思出行方式,也开始怀念自行车这种低碳、环保的交通方式。于是,骑行不再只是一种交通方式,被赋予了一种时尚内涵。同时,许多城市也在寻找一条自身宣传与体育发展的“双赢”之路,更新了内涵的骑行成为城市形象塑造与宣传的最佳选择。
然而,在国外,自行车赛是一项高度职业化、商业化的赛事,然而,国内在热衷举办环赛时却并未考虑盈利模式,多数抱着办了再说、摸着石头过河的心理。办一次环赛,耗资少则一两千万,多则数千万甚至上亿元,没有成熟的盈利模式,每举办一次环赛就等于烧一次钱,赚钱?遥不可期。
同样,我们辛辛苦苦搭台,到底该谁唱主角?国内的诸多环赛,也有不少中国车手参赛,但成绩却与同场竞技的外国选手相去甚远,而这些外国选手绝大多数并非一流选手。环京赛是国内目前级别最高的比赛,但绝大多数中国车手连当陪衬的资格都没有。
虽然中国数以亿计的人骑自行车,却不是一个自行车运动大国。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注册运动员更只有少得可怜的2000人。目前国内只有9支职业车队。而在人口只有6500多万的法国,注册运动员多达50万人。与此相对应的是,和世界一流车手相比,中国车手水平望尘莫及。环赛上唱主角的多数是外国车手,不少人批评花钱锻炼别人。但国内车手水平太低,只能靠国内赛事锻炼提高水平,如果国内都不多举办赛事,国内车手水平如何快速追赶国外一流水平?这又成了一个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争论。
其实,时尚的骑行需要赛事来引领,国内玩车人的增加和车手水平的提高,也需要赛事来孵育,问题的关键在于目前中国的环赛普遍存在贪大求全、好高骛远、急功近利的现象。每个城市一提口号就是“中国的环法”、“亚洲的环法”,要知道百年环法是在经历50年的烧钱之后才开始盈利,并逐渐成为世界顶级赛事的。如果国内环赛不能贴近实际,办出特色,在烧钱与持续发展中寻找一条平衡点,多数环赛将自生自灭,热闹的环赛最终只能是政绩工程的一个牺牲品。
摘编:admin; 摘编日期:2012年1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