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创先锋:斑马智能单车的另类玩法
在智能硬件领域,每一个新的创新方向露头,往往都不是由一两个单独的项目引发,而是会在一个点上产生多个创意想法。
比如智能自行车,从去年第一足球网:自行车的智能化话题热度开始提升,就出现了不少话题性项目,比如福特在MWC上展示的MoDe、百度和小米的同类产品仅有个概念也吸引了不少关注,但少有落地和真正进入消费市场的靠谱产品。
在最近一次上海—南京之行中,接触到这样一个智能自行车的参与者:新蜂智行团队的斑马自行车,其思路是从提升自行车的“自行”体验出发,而非上来就告诉你一些高大上的所谓“智能”未来设想,起步更接地气。
斑马智能自行车的玩法
来到斑马智能自行车项目创始人之一霍俊位于南京将军山旁一小区的家,看到了他们目前已经改造好可以体验的样车。他特别坚持地说“你们先骑骑,特别是上坡、下坡都感受下。”
我很理解霍俊这样的想法,因为摆在我面前的是一台看不出太多改造痕迹的大行P8折叠自行车,所不同的是,后座下的支撑杆上挂了一块电池,左边手把上装了个电开关,同时车身上能看到少量的布线,同时前轮轴上装了一电机。
就在其小区旁的山区小道上骑了一个上下坡后,发现了其中的不同:下坡的时候,有轻微的电机吱吱声,同时能感受到一定的阻力,而上坡的时候,则能感受到电机开始转动带动前轮助力,骑上一个不小的斜坡也挺轻松。
原来我们体验到的这点正是其斑马智能自行车项目的一个核心创意点,即:装上电池和电机后的这款改装版大行P8,能够感知用户脚踏的压力,压力增大时,电机开始启动给自行车助力,使上坡不费劲;下坡时则利用惯性带动电机工作,给电池充电。
这样我们可将这款产品理解为一款混合动力的智能自行车,可以插电进行充电也可以不插电,让能源回收或在骑行过程中给自行车充电。
细看斑马原型机
之后停下来,我们仔细观察了这台改造版的斑马智能自行车结构,大概的构成是这样的。在车座下加装了一块锂电池,容量为10Ah。往下安装了一个控制器和一个开关,这个开关的作用是切换纯电动和智能混动。
再往下,在踏板中轴里面,隐藏了这个智能功能的两个核心部件:来自意法半导体的MCU处理器芯片和装在齿轮轴附近的压力传感器。
由于斑马团队有来自自行车代工行业的联合创始人,这台P8是来自代工厂的特别定制版,主车架留了布线的控。所以你会看到整个车身是很干净的,只有一个开关连接在穿过祝车架的电线一端。
整台原型机的总重量,加上电池和车身,不到30Kg,同时仍然可以折叠。
斑马自行车背后的新蜂智行团队
聊到这里,不得不说说斑马智能自行车项目的团队了。之所以来南京,也有其原因,斑马智能自行车的三个核心创始人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友,其中David Shi在智能硬件圈小有名气,本科学的是自动化专业,研究生学导航制导与控制、霍俊则是学的电子工程专业、另一位创始人方云舟学的是机械相关专业,几个小伙伴在校期间因校内科技创新活动结识。
从几位的专业也能看出刚好形成了互补,霍俊的学电子工程,所以电子芯片方面的部分由其主导,方云舟则负责车架设计和制造的部分,David Shi对智能硬件领域的供应链有不少积累,三者集合,催生了这一项目的产生。
David Shi讲,这一项目自去年至今,已经秘密推进了将近大半年,目前团队已经有将近10人,集中在南京,项目目前已经获得天使轮投资。现在紧锣密鼓正在进行的是最终产品的设计推进。
最终产品将会邀请国际工业设计大拿操刀设计,与现在的大行P8改装版有交大差异,产品定位也会相对高端。与福特MoDe解决“汽车最后一公里”代步目的不同,斑马这个项目希望成为日常代步和城市休闲自行车的优秀产品。
智能化的玩法延伸
首先从“智能”的出发点上,看到了斑马智能自行车的一些想法上的差异,其定位不在电动版的自行车,而是通过传感器和电动助力来改进我们“自行”的体验。
再进一步的智能化计划,据霍俊讲,会完善加入9轴传感器,这样自行车可以通过行进的角度来判断上坡、下坡。这是第一步,之后则是加入GPS模块,来统计行车路线和位置等信息。
对是否会像有的智能自行车项目一样加入一块屏幕?霍俊认为这方面会十分慎重考虑,因为骑行过程中,任何形式的视觉转移都会存在着危险。这一点,我很认同,或许我们可以通过另外的方式来让骑行者与自行车进行信息交互,比如蓝牙耳机提醒。
斑马进度:年内上市
智东西应该是首个体验和接触这款车库创业型产品的媒体,经过简单的体验,我们对斑马智能自行车项目的比较实用多出发点是看好的。
当然我们也希望这样一个背景非常不错的团队,能够将理念、技术和产品最终打包成一款大众喜爱的最终产品。据David Shi讲,按照其团队计划,会在8月份进行首批试产,年内最终上市。